邮票收藏
集邮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钱币收藏 >

鉴别古钱珍品真伪的办法有哪些?

来源:我爱集邮网 发布于 2014-03-24 阅读
    近年来,随着钱币收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,古钱币在集藏中占据了 重要地位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钱币数量十分庞大,而其中珍品却十分稀少,因而珍品的身份就愈发显得高贵,于是珍品的仿制品便 纷纷出笼。一些伪品鱼目混珠,不少钱币收藏者上当受骗,因此掌握鉴 别古钱币珍品真伪的基本功,是深入钱币收藏的必由之路。

   最常用的鉴别方法有5种:
   1.钱币沸水烧煮法。凡是遇到锈色可疑的珍品,可以把它们放入水中烧煮30分钟左右,经过烧煮以后,锈脱离的是伪品,真的锈不会脱离。

   2钱币.缝衣针测试法。古钱上附着红绿锈,真钱的锈比较坚硬,附着力比较强,把缝衣钢针针尖向下竖直加压,放手后,钢针倒下来即为真品。如果是假锈,由于锈中伴和着粘合剂之类的东西,具有轻微弹性,放开钢针,它不易倒下。

   3.钱币辨声法。古钱币距今年代越长,声音越是沉闷,距今年代越短,声音越清脆。

   4.钱币观察铜色法。一般古钱的材质有红铜、青铜、黄铜之分,凡 是明朝以前.不该有黄铜币,一旦发现明朝以前的黄铜币,均可视为后铸品或伪品。明朝以前的钱币大都是青铜铸造,青铜钱币容易 断裂,黄铜钱币则不容易断裂。

   5.钱币比较版别法。中国古钱由手工铸造,即使铸钱的母钱也是手工雕刻而成,所以各枚钱币之间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差别。如果发现一批珍品,它们的版别一模一样,甚至某个部位的缺陷也分毫不差,就有作伪的可能性。

   上面五种是最常用的鉴别真伪的方法。近来我们还发现不少制作手法相当“高明”的伪品,例如用两枚真钱,移花接木拼合成一种珍贵古钱;还有用现代微型磨床和微型铣床加工一枚真的普通品,使其变成另一种珍品等等。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:

   1.钱币整体文字搬家。唐代的中国钱币闻名于世,不但数量多,而 且大小重量十分规范,直径大都在23至25毫米之间,很少见到有直径28毫米以上的折二钱,所以大规格钱币的价格很高。于是作伪的人用现代化手段将唐代小规格古钱的文字取下来,再将北宋的大规格普通古钱上的文字去掉,然后把取下来的文字移植上去, 产生了一枚大规格的唐代古钱,以高价牟取暴利。类似这种真钱文 字搬家的事例,遍及每个朝代的钱币。

   2.钱币局部文字挖补。例如唐代的开元通宝背面有一个“京”字的 钱币较为常见,每枚只有几块钱;但明代的洪武通宝背面有一个 “京”字的钱币却十分罕见,每枚价格上万元。有人用现代化手段将 开元通宝的“京”字搬到洪武通宝上去,伪造成一枚十分古旧的赝品。此类手法由于采用局部手术,欺骗性更大。

   3.钱币背面星点移贴。古钱有时因其背面星星点点的不同,身价大相径庭。例如,北宋的祥符通宝背面有一颗较大星点的,价格比 较贵,明代的崇祯折二钱几乎每枚都有一颗星点,极其普通。有人 就将崇祯钱的星点移到了祥符钱上,做得几乎天衣无缝,使很多人上当。

   4.钱币边缘轮廓添加。古钱中有些铸造较为奇特,钱币外圆有两条边,我们称之为重轮。相对说,重轮钱比较少见,有人就利用现代 设备,在外边比较宽的古钱上加上一圈小槽,伪造成重轮钱。

   以上几种是利用古钱普通真品改头换面仿制珍品的常见方法。虽然作伪手法欺骗性较大,但只要我们掌握窍门,熟悉各朝代钱币的具体特征,识破它们的伪装是有可能的。




标签:
更多
    •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 电话:15210093958 (微信同号)
    • 信息产业部备案: 京ICP备18017063号-1
    • 版权所有:爱集邮网 2013-2025
    • 声明: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、网络、新闻等等,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,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,投资须谨慎。